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 新闻 > 浦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全新方法论

浦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全新方法论

来源:中商学数字化分会 发布日期:2021/10/09

后疫情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各行各业关注和发展的重点。企业数字化转型,财务先行。企业的业务往来、经营活动等,都无法脱离财务系统而独立运转。

近日,财会行业权威媒体“中国会计报”专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浦军教授,针对最近热议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等若干重大问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

9月17日,“中国会计报”于“领先视野”版面刊发专题文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全新方法论》。

现将原文附录如下: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全新方法论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数字中国已成为全球焦点。后疫情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各业关注和发展的重点。

“企业数字化转型,财务先行。企业的业务往来、经营活动等,都无法脱离财务系统而独立运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浦军向《中国会计报》记者表示。

企业数字化转型

财务先行

财务数字化转型,具备颠覆性价值。相对于工业时代流水线、供应链、多层级管理,互联网时代更强调低成本、快反应、高定制。

“财务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作为发展新动能,改变传统业务增长模式,孕育新的数字化生产力,进而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浦军教授表示,财务数字化转型还可以提升企业经营效率。

在他看来,财务数字化转型可以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机制的升级、降低财务整体运营成本、加强企业风险管理的数据支持,还可以为市场快速变化情况提供更加敏捷高效的应对方案,有效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进一步增强企业在全球环境下的整体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等。

浦军教授进一步表示,数字化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社会格局、产业链及商业模式,数字化技术并不会替代财会人员的职能,而是利用技术替代基础核算工作,从而帮助释放基础的会计核算工作以外的更大创新价值。企业数字转型需要3个基础,即业财一体、打破信息孤岛的集成工具平台作为重要技术基础;业财融合的思维和技能作为重要认知基础;企业从组织架构、管理体系和流程上支撑业财融合是重要场景基础。

“财务数字化转型所迸发出的新场景、新模式与新思维,也正在助推新职业发展。”浦军教授认为,新场景意味着新的社会需求,例如企业越来越需要数字化会计人才。新模式要求财会人员站在建设“数字中国”的高度,在更宏大的场景中去落实职业、技能以及生产力的发展。新思维则需要财会人员拥抱数字时代,让先进技术能够为我所用。

“数字化技术可帮助企业建立业务流、财务流、信息流、员工行为等经营管理数据库,管理者可根据经营管理需求制定数据标签体系、调配数据流向,从内打破信息孤岛,解决跨部门内耗和低效等问题。财务人员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以及以业财融合的管理会计理念为基础,开展更多创造价值的工作。”浦军教授建议,会计要与业务、管理、生态等相结合。

拥抱数字化时代

变身智能财务人员

当今社会,人们正在不断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利,行为和消费方式也在发生相应改变,如果不能及时掌握相关需求变化,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将会出现危机,不仅会失去部分客户资源,还可能与整个行业的发展大势失之交臂。

浦军教授告诉记者,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尤其是财务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问题:数字化转型整体规划不足,财务数字化转型目标和定位不清晰;转型前期需要大量人力、财力投入,回报率却难以衡量;专业的数字化财务人才和数字化技术人才较为缺乏;传统财务系统和相关信息系统改造的难度、工作量较大,周期较长;缺乏改变传统财务运营模式的意愿以及历史数据的积累不足,数据质量难以保证等。

“另外,企业管理者在推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也存在困难,例如企业是否使用数字化技术工具和统一的沟通语言。”浦军教授认为,企业各部门基于统一的话语体系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解读和处理至关重要。此时的理解偏差与错误判断,可能会成为业财融合落实的阻碍。

浦军教授建议,财务会计人员要积极拥抱数字化时代,变身智能财务人员,找准自己职业发展方向。

一是到业务中去,勇于走出财务舒适圈,让自己成为公司业务发展的一部分。不仅从业务思维角度看问题,还要通过自己专业的财务知识与技能,从业务、财务相结合的视角看问题,即“业财融合”。

二是到专业中去,要持续锤炼自己的财务专业能力。例如在财务核算、成本管理、预算管控、财务分析、税务筹划、国际会计、企业投融资、资金管理等方面,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我能力,将职业道路越走越宽。

三是到技术中去,积极迎接数字化时代变革,让自己成为智能财务工作者。在智能财务时代,将财务知识和技术能力有效结合。

主动转型适应时代

推动业务创新发展

企业已重新开始思考内部运营管理模式,而作为企业核心的财务管理,更需要运用数字化技术更好地革新传统的财务流程,以财务推动业务的创新发展,成功实现利润增长,最终成就智慧企业。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已意识到,由于计算机替代了大量传统会计工作中繁琐的机械式劳动,公司的财务人员工作量出现了不饱和现象。如果不将终身学习作为发展必备条件、不主动转型适应时代发展的人员,将会无法摆脱职场瓶颈,甚至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浦军教授强调,疫情期间,众多企业沿用以钉钉平台为代表的数字化管理工具,在疫情期间全国大规模远程办公中,其显著的成本优势、强大的平台功能和优越的体感等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验证。从数万人的大型企业到仅有几人的微型企业,都通过这种线上的数字化办公方式,实现了组织、生态、财务、业务、沟通、协同、学习全工作链路的线上化,衍生出人、财、物、事与价值全方位的全新管理模式。

数字化时代,中国2000多万财会从业人员如何通过自我赋能满足企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是当前财会行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当前兼具技能和业务能力的财会人才供不应求。

据浦军教授介绍,中国商业会计学会、AIMA、阿里巴巴钉钉推出的数字化会计师认证项目强理论、重实践、求实效,培养的是在数字化时代“懂会计、懂业务、懂技术”的“三懂”会计人才,更加符合数字中国建设过程中企业经济活动对会计的技能需求,从基本的核算型财务会计,升级成为能够帮助管理者以业财融合视角进行决策支持的“军师”。

分享到: